在台東縱谷,不只是旅人與風景的邂逅,更是一場與土地深度連結的生活體驗
從魚與鷹生態遊程開始,搭配一份「魚米之鄉」便當,讓這一步成為理解在地環境的起點。午後漫步池上巷弄街道,走訪野灣保育探索館、穀倉藝術館,讓生態保育與藝術美學悄悄進入日常視野,看見多元化的小鎮韻味。
夜幕降臨,以當地食材品味「穀香漫漫」的餐桌記憶,夜宿池上,聆聽縱谷夜色中的寧靜。
翌日,從農家滋味展開早晨,走進電光部落的田野間,認識客家與阿美族共居的文化脈絡。最後,沉浸於水果日的土地香氣,拉近友善環境與人之間的關係,將縱谷的甜與暖一點一滴收進回憶裡。
選擇與自然和諧共處、與土地慢慢對話、與文化共生。讓我們從池上開始,一起走進臺東最真實的樣貌。
一段從濕地到田野的雙日旅程|以感官與腳步,親近自然、感受池上、選擇永續
旅行,是用全身的感官去感受一個地方的方式。 這趟從池上出發的慢旅行,不只是欣賞風景,而是走入田野、走近生命的原始場域,體驗自然、文化與人的交織。
鷹飛魚躍的濕地秘境,從生態遊程中,學習人與自然環境共處的方式。一只午餐方盒,品味池上的魚米之鄉故事,接著隨導覽緩步慢遊,從池上米故事、野生動物保育到老穀倉藝文再生,探索池上鄉的文化韌性。
走進電光部落,由日出禾作帶領,學習部落如何在文化與自然之間共生共作。最後,以友善土地的好時果子水果手作,為這趟縱谷旅程劃下溫柔句點,讓滋味與記憶一同留在心裡。
臺東慢旅,邀你以一場縱谷深呼吸,重新認識旅行的美好意義。
此行程符合SDGs:
【Day 1|從稻米故鄉出發,與自然生態交朋友】
【Day 2|晨光裡的鄉村故事,從部落走進果香日常】
1. 戶外行程提醒
2. 環保與永續旅行
3. 餐飲與飲食
4. 社區與文化禮儀
5.天氣與安全
6. 攜帶物品建議























